服务热线
020-29168100
×

2024年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 | 老年诈骗套路深,投资理财需谨慎

一、经典案例

林奶奶卸下了工作的重担,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平日里,她热衷于观看财经投资节目。某日,她接到一家投资公司邀请参加投资策略分享会的电话,告知现场会上不仅有多位重量级投资大咖云集,还会免费赠送大米、鸡蛋、牛奶等礼品。林奶奶心动不已,欣然赴会。

在分享会上,林奶奶与投资公司的投资经理王某相谈甚欢。王某了解到林奶奶曾在某银行购买过其他投资理财产品,便向她推荐一款所谓稳赚不赔的投资产品,购买该产品后,每月可获得高额返利,到期全额退还本金,且当日购买还可享受八折优惠。同时,王某告诉林奶奶,自己的众多客户通过该产品投资养老,获得大笔资金,其中部分甚至已实现海外养老的规划。

林奶奶听后喜不自胜,欲现场购买。然而,她发现账户资金不足,于是决定回家与儿子商量后再作决定。王某见状,极力劝说林奶奶,称仅此一天有优惠,并诱导她通过金融公司APP申请贷款购买理财产品,声称这样既无需额外支出,又可以直接购买,绝对有保障。

起初两个月,林奶奶账户资金迅速增长,她欣喜若狂,并在王某劝诱下追加投资。然而,在第三个月,林奶奶发现自己的账户迟迟未见收益进账。林奶奶致电投资公司询问,却发现电话已变为空号。她赶赴投资公司,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林奶奶悲痛欲绝,当场晕倒,被送往医院。

苏醒后,林奶奶想到当时是通过银行贷款买的投资产品,就急急忙忙地跑去银行,询问银行的工作人员能不能将贷款的钱追回来。银行员工调查后发现,那个投资公司竟然是无牌无证的黑心公司,此为欺诈行为。银行员工向林奶奶说明情况后,协助她报警,力求追回损失。

二、案例分析

随着互联网服务广泛应用,以及“银发网民”群体的壮大,众多老年人借助各类应用程序或网络支付平台,畅享高效便捷的金融消费服务。然而,老年人受误导、陷入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

在本案中,诈骗公司王某采取邀约炒作、赠送礼品等手段,诱骗林奶奶透露个人信息。随后,王某利用高额回报、零投入等引导性语言,诱导林奶奶在线上平台贷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之后又通过短期收益兑现,吸引林奶奶追加资金,进一步实现诈骗目的。

三、常用诈骗手段

目前,诈骗分子多以“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诱惑为手段,运用各种花招,诱导老年人投资,随后失去联系以完成诈骗行为。

三、风险提示

当前,老年人群体拥有稳定的退休金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们对诈骗的警觉性相对较低,且子女多忙于工作,难以时刻陪伴,因此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广大老年消费者,在接收到不明来源的信息或电话时,务必保持警惕,要牢记“五个不”:

1.不轻信

不轻信高收益、高回报投资或理财,避免陷入诈骗陷阱,接到此类信息应在第一时间与子女商量,或向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查证。

2.不透露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在社交平台、网络问卷调查等场合,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透露过多不必要的信息。

3.不着急

在面临重要决策且涉及大量资金流动时,老年人应与家人或朋友充分商议,不要急于做决定,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4.不接受

对人对事多留个“心眼”,不接受不明真相的好处,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5.不慌张

发现被骗时,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要及时拨打110报警,保留好转账凭证、聊天信息、通话录音等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案件。

 

材料来源自:广发银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珠江金融租赁微信公众账号,获取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