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0-29168100
×

珠江金融租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助力能效领域发展

中国加快经济发展 “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国内和国际能源效率改革及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今年,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将能源效率及绿色融资理念带入公众视野。中国不仅将“绿色金融”提上G20议程,还提出了新的G20能源效率长期战略——《G20能效引领计划》。该计划已经在二十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上通过,并写入9月份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

私营部门也积极响应。中国六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珠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分别加入《金融机构能源效率声明》,这显示出中国的金融机构致力于践行绿色金融、助力能效领域发展的积极态度。《金融机构能源效率声明》是由G20能效融资工作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 FI)联合发起的一项非强制性的声明与承诺,旨在倡导金融机构间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加大对节能环保等绿色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目前,全世界40个国家的117家银行及40家投资机构已经加入《声明》,管理资金超过4万亿美元。 

中国须满足工业发展及庞大人口的能源需求,目前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6年3月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严重,优良达标天数不足一半。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5月公布了最新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其中,中国有8个城市榜上有名,排进了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前50名。提升能源效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非能源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和建筑部门仍然存在能效提升空间。应对相关挑战的核心是拓宽能源效率融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不仅设置了能源消耗上限,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试图把能源强度在2015 年的基础上降低15%。这意味着每年将需要至少6000亿美元的绿色项目投资,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以上目标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以开辟大规模的融资空间,因此中国6大金融机构加入《声明》的举动至关重要。这表明它们决定将能源效率和绿色金融理念融入到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并将其视为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点。“我相信《声明》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在能源效率领域的投资力度,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兴业银行行长陶一平先生表示。中国兴业银行于2015年11月签署了《金融机构能源效率声明》,成为首家加入该声明的国内金融机构。“兴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 他补充说。中国兴业银行也是首家赤道银行,并于2006年推出全国首个能源效率金融产品。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也正式接受20国集团(G20)能效融资工作组的邀请,签署协议并加入《金融机构能源效率声明》,成为国内首家加入该声明的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于2007年开始绿色信贷业务,其首席风险官王百荣表示,工行2016年6月在节能和环保项目的未偿贷款达9768亿人民币,其中企业贷款占13.9%,相较年初增加了622亿元。


“绿色信贷已经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中。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制定长效机制,全力支持相关项目的发展,包括信贷政策、系统管理和产品创新。”他表示。


“《声明》将为我们提供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宣传可持续思想,也让我们有机会借鉴国际经验,”他补充道。“这将促进工行的能效融资。工商银行将继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绿色银行战略,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 FI)向所有签署国发起一项调研,试图了解银行如何把他们的承诺付诸于实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与中国银行获得欧盟亚洲转型项目(SWITCH-Asia)的支持,该项目致力于加深人们对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以及资源效率的认识,推动社会向更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转变。


扫描二维码关注珠江金融租赁微信公众账号,获取贴心服务